【十月FDA警告信】汇总-质量保障体系、实验室控制、物料管理

2025-11-15

十月FDA警告信汇总-质量保障体系、实验室控制、物料管理

10月FDA公开警告信16份其中涉及的企业包括:10 家OTC 药品制造企业、4家医疗器械企业、3家生物制品以及1家互联网药品销售企业。从缺陷项目分析,93.75% 的企业存在质量管控失效(如 CAPA、批放行、调查机制),75% 的企业存在实验室问题,集中在 “方法未验证” 和 “数据不完整”,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检测的可靠性(如 Acme 的细菌内毒素测试违规可能导致无菌产品污染风险);超半数 OTC 企业未检测高风险原料(如甘油的 DEG/EG),这类杂质曾引发全球多起致命中毒事件。

一、质量系统

CAPA 程序不完善:未对不合格结果的根本原因展开调查,也未验证纠正预防措施(CAPA)的有效性。例如 Contec Medical Systems 的 CAPA 未充分调查产品不合格原因,未记录纠正措施;Naturich Cosmetique Labs 的微生物超标(OOL)结果调查中,未识别污染根源,CAPA 仅依赖 “加热杀菌” 却未解决水系统设计缺陷,导致污染反复。

质量部门失职:质量部门(QU)未履行 CGMP 核心职责,包括批放行审核、变更控制管理等。例如 BRS Analytical Services 的质量部门未监管无菌生产条件,允许在 ISO 5 区设计缺陷(墙地有缝隙、无压差)下生产的产品流通;Health and Natural Beauty 的质量部门未建立批生产记录审核程序,也未履行批放行职责,导致未验证工艺生产的牙膏产品流入市场。

调查不彻底:对偏差、超标(OOS)、投诉等质量事件的调查范围不足,未扩展至可能受影响的其他批次。例如 Creative Essences 的 API(苯佐卡因)身份测试超标后,未调查使用该 API 生产的多批成品;The Tranzonic Companies 的设备残留超标、漂洗样品 OOS 事件中,未追溯历史批次的质量风险,仅针对单批简单处理。



二、 实验室控制系统

测试方法未验证未验证实验室测试方法的适用性,无法确保检测结果可靠。例如 BRS Analytical Services 的无菌测试方法未验证,无法证明其能检出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;Naturich Cosmetique Labs 的婴儿护理产品微生物测试方法未验证,无法保障婴儿使用安全。

数据完整性缺失:实验室数据记录不规范,仪器无审计追踪功能,存在数据篡改风险。例如 Acme United Corporation 的细菌内毒素测试中,移液未排空、凝胶管未检查硬度,且阴性结果后补、阳性对照未观察即判合格;Guangxi Yulin Pharmaceutical 的 UV-vis/IR 光谱仪无审计追踪功能,分析师可随意修改检测数据,且未对人员开展数据完整性培训。

成品测试不全:未对每批成品进行全项检测,遗漏关键质量属性。例如 Foshan Yiying Hygiene Products 的 OTC 药品成品未检测活性成分的身份和含量,无法确认药效;The Tranzonic Companies 的成品未开展微生物测试,未评估产品污染风险。

三、物料系统




高风险物料未检测:未对甘油、乙醇等高风险原材料进行有害杂质检测,存在安全隐患。例如 Creative Essences 未检测甘油、丙二醇中的二甘醇(DEG)和乙二醇(EG),这类杂质曾引发全球致命中毒事件;Naturich Cosmetique Labs 未检测乙醇中的甲醇,甲醇过量可能导致失明、死亡。

未验证供应商 COA :仅依赖供应商提供的分析报告(COA),未定期验证供应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。例如 Foshan Yiying Hygiene Products 未对原材料供应商的 COA 进行复核,无法确认原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;The Tranzonic Companies 未建立供应商 COA 验证程序,长期使用未经核实的供应商数据判定物料合格。

无物料微生物限度标准:未明确物料(尤其是纯化水)的微生物限度要求,无法控制污染风险。例如 Acme United Corporation 的纯化水未按 USP(美国药典)设定微生物限度,储水罐及使用点多次检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,却无明确判定标准,导致污染持续存在。


四、生产系统

   工艺未验证:生产工艺未完成验证,未模拟商业生产条件,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稳定。例如 Creative Essences 的 OTC 药品生产工艺未验证混合时间、温度等关键参数,导致批内效价波动大;Foshan Yiying Hygiene Products 的生产工艺未验证即上市销售,且无批生产记录,无法追溯关键生产步骤。

无菌操作违规:无菌产品生产过程中未遵守无菌操作规范,引入污染风险。例如 BRS Analytical Services 的 ISO 5 无菌区操作中,操作人员遮挡单向气流、暴露皮肤(护目镜与口罩间空隙)、使用非无菌口罩和纸巾,直接破坏无菌环境;灭菌后容器未密封,使用临时盖子导致空气污染物进入。

产品超期:产品(尤其是医疗器械)超过规定有效期仍销售或使用。例如 Royal Philips 的超声传感器翻新后,未遵守 3 年使用期限要求,部分传感器已使用 5-10 年仍流入市场,且出现 “角度调节故障”“加热异常” 等质量问题。

五、包装与标签系统

标签信息缺失:产品标签未包含必要的使用说明或警告语,不符合 OTC 专论要求。例如 Dixon Investments 的气溶胶 OTC 药品标签,缺少 “1-3 次 / 日涂抹”“可覆盖无菌敷料” 等使用说明;Creative Essences 的苯佐卡因类口服药品标签,未标注 “对局部麻醉药过敏者禁用” 的警告语,存在过敏风险。

召回文档不全:产品召回时提交的报告遗漏关键内容,不符合 FDA 文档要求。例如 Contec Medical Systems 的召回报告(针对 Z-1764-2025 召回)中,遗漏客户通知信中的关键段落,导致 FDA 无法完整评估召回范围和影响。

标签误导:标签包含误导性表述,暗示产品已获 FDA 认可但实际未获批。例如 Health and Natural Beauty 的牙膏产品标签声称 “MADE IN A FDA REGISTERED FACILITY”(产自 FDA 注册工厂),但未说明 “工厂注册≠产品获批”,易让消费者误以为产品已通过 FDA 审批,实际该产品为未获批新药。

六、未获批上市

生物制品未提交 BLA:生物制品未按要求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(BLA),未获 FDA 批准即上市。例如 Allovate Therapeutics 的抗过敏牙膏(口服黏膜免疫疗法产品),属于生物制品却未提交 BLA;New Life Medical Services 的脐带血、外泌体衍生再生医学产品,未获 BLA 许可即销售,且不符合 HCT/Ps(人体细胞组织产品)的 21 CFR 1271 监管要求。

管控药品未获批销售:销售阿片类、苯二氮卓类等管控药品,未获 FDA 新药批准(NDA)且无处方销售。例如www.usmedschoice.com通过互联网销售氢可酮(阿片类)、阿普唑仑(苯二氮卓类),既未获 NDA 批准,也未要求消费者提供处方,违反联邦药品管控法规。

违反 OTC 专论:OTC 产品的活性成分或适应症不符合 FDA OTC 专论要求,属于未获批新药。例如 Melcare Biomedical 的眼用凝胶、滴眼液,以蜂蜜为活性成分宣称 “缓解干眼症”,但 FDA OTC 专论 M018(眼科药物)未允许蜂蜜作为活性成分,产品未获批准即销售。

七、设施与设备系统

无菌区设计缺陷:无菌生产区域(如 ISO 5 区)的物理或气流设计不符合防污染要求。例如 BRS Analytical Services 的 ISO 5 区,墙与地面存在缝隙(部分缝隙用脏污的滤网遮挡),未保持与周边区域的压差,且无连续压差监控,无法形成有效隔离,易受仓库环境污染。

纯化水系统:纯化水系统设计或维护不当,导致水质不达标且反复污染。例如 Acme United Corporation 的纯化水系统为 “按需非循环设计”,易滋生生物膜,储水罐及使用点多次检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,消毒后仍反复污染;Naturich Cosmetique Labs 的纯化水系统未控制环境温度,未定期消毒和监测,水质不符合 USP 标准。

洁净室清洁:医疗器械生产的洁净室(如 ISO 8 区)清洁不彻底,无环境监控标准。例如 Qianjiang Kingphar 的洁净室(用于手术口罩、伤口敷料生产),地板与天花板装饰条脱落,墙角、设备下方堆积污垢,且未建立非活性 / 活性粒子计数的预警限和行动限,清洁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符(记录 “清洁合格” 但实际有污垢)。

八、人员与培训

未开展数据完整性相关培训,且实验室仪器缺乏审计追踪功能,导致数据存在篡改风险。具体而言,该企业的 UV-vis(紫外 - 可见光谱仪)、IR(红外光谱仪)均无审计追踪功能,分析师可随意修改检测数据;同时,企业未对实验室人员、质量部门人员开展数据完整性培训,人员不了解 “数据不可篡改、需即时记录” 的 CGMP 要求,导致 2016 年已发现的 “仪器无审计追踪” 问题持续至 2025 年仍未整改。


阅读1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评论...